青蛙营销30策动之2:中小型企业关于市场营销的八大误区
(文/景童新)营销理论中对营销的概念解释为:“根据市场需要组织生产产品,并通过销售手段把产品提供给需要的客户”。太过理论的诠释,往往让执行营销的人士过于纠结于理念。
青蛙营销对于营销的诠释为“经营与销售”,二者紧密结合,方能达成营销的目标。惠普的创始人之一大卫•派卡德(David Packard)说过:“营销的重要性远不止于仅仅将其单独留给营销部门去做。只有全体员工都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承诺的价值,满足和取悦于客户,营销才会是有效的。”
营销学中概念涉及:目标市场选择、市场细分、定位、需要、欲求、供给品、品牌、价值和满足、交易、关系和网络、营销渠道、供应链、竞争、营销环境、营销策划方案等。这些术语构成了营销职业的词汇库。但在营销执行中,我们能思考多少其中的理念呢?
青蛙营销结合多年营销实战,总结出中小企业关于市场营销的八大误区,供您参考指正:
1、误区一:“销售就是营销”
现象:众多的市场一线,我们能看到大量的“某某品牌营销中心”,其主要功能是销售的管理与供货的保障。其品牌在区域市场中的营销推广“无力单薄”,更不能以专业概括。以销售为主题的团队,每每会议中畅享营销大计,而众多阶段性的市场反馈,销售往往不能尽人心意。
青蛙营销观点:销售是营销执行的体现,单凭销售,难以完成目标。营销的目的是为销售组织统筹能量,确保销售实施中的最大成交。单纯以销售为主的营销是残缺的营销,不具市场竞争力,更不能在日常销售中,围绕定位持续拉升品牌。
2、误区二:“做广告就是开展营销”
现象:有广告支持就是开展营销,无论是厂家的支持,或者是经销商市场拓展的观念。投入广告就是开展营销,这种观念大有人在。成效体现在一线销售结果中,广告能够拉升品牌,但广告也并非就是营销。花钱的事自然好办,但花钱是否结合销售、辅助销售、对接销售,这是个难以总结的问题。
青蛙营销观点:能有广告投放的意识对于某些品牌实属不易,但请问投放什么内容的广告,选择什么样的媒介,与当下销售有无互动效应等问题如何解决,这些均是广告投放前的必备功课。目标设定、卖点提炼、解析分工、形象确立、产品包装、环境营造等系统规划的基础铺垫,加上善借媒介的广告投入,才能达到阶段营销的目标。
3、误区三:“多开店就是市场营销”
现象:众多厂家以开店为目标进行市场营销拓展,全国市场多网点布局。但如同“狗熊掰玉米”,前边“掰”,后面“丢”,单纯的产品供应及基础店面形象的支持,不能满足一线市场开店的成活率。经销商要的不单是产品,更需要整体的系统营销支持。
青蛙营销观点:“授人以鱼”不如“授人以渔”的道理大家都知道,但往往厂家重产品,不重营销,有了产品,可以代表一切,做不好是经销商的事。这种观念的形成,造成大批的经销商不但销售滞后,品牌在当地的推广更谈不上。全系品牌经销加盟中,产品仅是其中一环,团队建设、销售培训、营销导入等等均是确保品牌及销售在当地持续攀升的因素。
青蛙营销建议,产品不能完全代言品牌,全系的品牌营销需结合当地市场,进行合理的分析、规划。结合经营目标的预算及分配,综合规划营销及市场开发拓展。
4、误区四:“重点节庆有活动就是营销”
现象:在很多品牌的市场规划中,将营销重点在年度的节庆中进行体现,每年3.15、5.1、10.1、元旦等作为年度营销活动的重点体现。但众多品牌均有此想法,于是出现节庆扎堆促销,竞争残酷,刀光剑影、红海喋血,乐此而不疲。
青蛙营销观点:节庆营销活动是不可缺少的营销行为,但全年营销重点不只是节庆,日常营销策略的规划与执行,更能为品牌带来效应,同时,节庆对于大品牌而言,日常积累的品牌营销影响力,更能在节庆体现出来。另外,差异化活动的进行,如目前市场上出现的“提前放假”等活动均是客流截留的营销行为,其中开展日常营销推动的品牌,收益自然不小。
仅关注节庆营销,必遭惨烈竞争。细化日常营销,效益不仅在节庆中。
5、误区五:“促销活动就是营销推动”
现象:促销活动就是营销推动的观念,在很多一线品牌的运营中体现。“月月有活动,天天有特价”的旗帜不倒,而品牌质地的消费认知每况愈下。一年12场活动的开展,团队时刻紧张。企业疲惫不堪。
“不做品牌推广,只做促销活动”的理念,在有些企业根深蒂固,惨白的低价、让利、实惠等政策,令消费者对品牌的定位逐渐产生怀疑,销售成功率与消费定位逐渐下滑,这样的现象在一线销售市场中很常见。
青蛙营销观点:营销推动是将品牌、文化、档季目标、产品、销售政策、营销策略、营销培训等,以文化营销的方式进行优化组合,从而进行综合实施。促销毋庸置疑,好的促销不单纯是促销政策的体现,更是品牌文化的完美组合。